close

掉漆

上周在樓梯間看到牆上塗的漆剝落了一塊;日前登山,看到步道的石磚舖面散了一地,為了避免有人踩到跌倒,我們把這些散了的石磚搬到路邊;無獨有偶,上個月在赤崁樓,朋友準備走到園區的樹下的石椅上休息,結果在石板舖的步道上跌了一大跤,由於石板長期讓遊客踩踏,再加上石板下有部分的泥土流失,導致石板變成翹翹板,朋友踏到空的那一邊,整個人就往路邊撲了出去,還好有其他友人伸手扶著,差幾公分就撞在牆上。

 

友人說,時間久了,都會這樣。前一陣子,看到一個和日本庭園造景有關的紀錄片,片中有幾位工匠,帶著工具來到一個三層的石階旁,幾位工匠七手八腳地把石階的石頭搬走,露出底下夯實的泥土。就看著他們挖掉這層泥土,倒進新的泥土,再接著把泥土夯實,再把搬走的石頭放回原處,比對維修前後的照片,從外觀上看起來和原來都是一個樣子。

 

事後工匠說,由於雨水的沖刷,底下泥土多少會流失一些,如果泥土如果沒有夯實夯平,泥土的流失會更嚴重;另外,植物的根也會從那細微的縫中鑽進來而破壞了泥土層,所以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會更換底下的土。但由於不確定流失多少泥土,以及為了確保裡面沒有殘餘的根,所以每一次搬開石階之後,一定要先刨除原有的土,才會鋪上新的土再夯實,最後把實接放回原處。由於該庭園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應該要保持原貌,所以按當時的方法把它修復,才是最佳的方式。

 

這件事看起來沒甚麼,但這位工匠說的,其實就是防微杜漸,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正確,最後就可以成就一件大事。記得在當兵的時候,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要定期保養、檢查,目的就是確保武器裝備的妥善率,當戰時的時候可以立即派上用途,如果所有人都能按規定執行,基本上應該沒問題,就怕當中有人虛偽造假,武器裝備變成甚麼樣子就不好說了。

 

防微杜漸就是要避免破窗效應的發生,破窗效應」是犯罪學者威爾遜(James Wilson)與凱林(George Kelling)共同提出的理論,在一棟有破窗的大樓,如果窗戶沒有即時修好,會有更多破壞者把窗戶打破,甚至闖入大樓中,意圖偷竊或縱火,導致犯罪的擴散。如果有一個員工偷懶沒有被上司發現或是被糾正,這件事就會產生一個擴散效應,其他人也會開始跟著偷懶,因為上司不在意;個人的工作、生活習慣也有類似的現象,壞習慣的養成,通常都是曾小地方開始。

 

回來說,如果赤崁樓園區的石板路經常有人檢查,就不應該會發生鬆動的現象;登山步道若有人經常去巡查,就不會出現步道石磚散落一地的現象;組織裡每個人都把自己崗位的事做好,不良品、失誤出現的機率就會降低。以我們公司的課程來說,課後都有作業,從課後作業的作答也可以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通常上課認真的學員,作業也會認真作答,而會抄襲甚至複製他人作業的學員,大多上課時的投入度相對較低;而HR給我們的反饋也是如此,作業認真的人通常績效表現還不錯。

 

因此,不管是企業要提升人員能力或是個人想養成良好習慣,我們應該要做以下幾件事:

  1. 訂規矩:對企業來說就是訂機制,包括檢查的機制、標準,如:查檢表、績效管理制度。
  2. 訂週期:多久要做一次?每周?每月?每季?每次都要做一樣的事嗎?針對較長的周期是否需要安排較大的檢查。
  3. 堅持:持續去做。對企業來說,還有稽核的機制或部門,對個人來說,就是自律。

 

聖經路加福音十六章第10節,主耶穌對門徒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白話文的意思是:在小事上認真、在細節處盡心,大事自然也是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反之,若在小事上馬虎,我就不敢期待他在大事上會多仔細。在兩千年前耶穌就告訴我們,在小事上也不可以馬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管理高爾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ddah Wang 的頭像
    Jeddah Wang

    jeddah的部落格

    Jeddah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