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都在喊工作難找的時候,卻有一些人卻不想工作,或是嫌工作不好。
 
這樣的人,一種是屬於不負責任,另一種屬於不知米價。不負責任人,我想即便是進到企業工作,最後還是會因為不負責任或是不會負責任而離職。對於嫌工作不好,或是希望要作輕鬆的工作,那可能只有自己開公司了。
 
不過在這社會中想要立足,除了自己要不斷努力之外,態度是很重要的因素;態度決定一切,光有能力是不夠的。好的態度,才會讓人注意你,好的工作態度,才會讓你在同儕中脫穎而出,才會讓主管賞識你。
 
而連找工作這一步都要其他人幫忙,或是連找工作都要“佔便宜”,那就就別怨為何找不到工作了。這二篇報導提供給大家。
 
=====================================================
宅男宅女 爸媽押著找工作       2007/11/12
中國時報  喬慧玲
 
工作難找?一群平均年齡卅歲左右的「宅男宅女」好手好腳,學歷也不差,卻寧願窩在家裡無所事事過日子,靠父母養。他們的生活型態不僅與「三十而立」的人生目標差得遠,最後還要老爸老媽押著找工作,成為求職怪象。
 
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就業促進員蔡明華從服務經驗中得出一個結論,年輕人對工作的認知,家庭教育是關鍵;很多是家長縱容,才養成孩子混一天是一天的生活態度。
 
蔡明華在社區駐點提供求職服務。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已當爸爸的卅五歲男子,由媽媽「帶著」到里辦公室填寫求職登記表。經詳談,原來男子曾服務於警界,父兄先後殉職,母親不願獨子繼續當警察,加上有優渥的撫恤金,男子從警界退職後就賦閒在家。
 
母親最後看不下去兒子遊手好閒,催著出來找工作,但又對就業服務站介紹的工作百般挑剔。最後男子以接送孩子上下學為理由,開出「每工作二小時休息二小時」的條件,令人啼笑皆非。
 
宅男宅女中,技職生、大學生都有,有位讀職校汽車科的年輕人,鈑金、修車技術一竅不通,卻一心夢想當「資訊人員」,連自己的名字都寫得歪七扭八,在家裡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過度依賴的個性,也是媽媽出面代為謀職。
 
另一種型態是家長太強勢,干涉過多,孩子無論做什麼工作,從薪水、上班地點到老闆,家長都不滿意。長期下來,年輕人將「我媽說」、「我爸說」掛在嘴上,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和自信,索性放棄謀職,躲回象牙塔。
 
蔡明華說,宅男宅女多有求職經驗,有的遇到挫折,選擇繼續升學逃避;也有人乾脆關在家裡,吃父母老本,和外界互動的能力愈來愈差,最後一蹶不振。「愛之適足以害之」她搖頭說。
=========================================================================================
 
難搞一族 畢業生求職 要事少錢多 2007/11/12
中國時報  喬慧玲
 
求職者形形色色,台北市就業服務站認為最難輔導順利就業的前三名是,從中國大陸回台員工、經商失敗的台商和應屆畢業生。與現實脫節、不肯放下身段、太自我等,是造成三者謀生之路難行的主因。
 
就服站接觸的大陸回台員工中,有的學歷不高,當初因公司拓展業務而調派到對岸,在當地動輒管理上百人,職權、薪資都和在台灣時不可同日而語。一旦因公司結束營業回台,一切歸零,最常掛在嘴上的就是「我以前怎樣怎樣」,不容易找到薪水與職位都滿意的工作。
 
經商失敗的台商求職波折也多。一來是難忘過去的「輝煌歷史」,且當老闆時,大小事都有手下代勞,一旦失業,可能比有一技在身的基層勞工還不如。若不願學習放下身段,改變以往看事情的角度,就可能淪為失業一族。
 
應屆畢業生求職最大盲點則是「吃米不知米價」,未認清現實面。除了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有人還要求不加班、不輪班、不出差。有位年輕人應徵餐館服務生,卻要求不輪班,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就業促進員蔡明華問他:「你晚上去餐廳吃飯,是誰服務?」對方尷尬無言以對。
 
還有一種難輔導的是參與過政府公共服務多元方案的民眾,該類工作多屬低技能的清潔和行政文書類。這類求職者希望能到可吹冷氣、工作又不用費腦力的機關服務,「醫院等細菌太多的地方不要」、「要費勞力的不要」,挑三揀四,讓人不敢恭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ddah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